智能平臺“攜手”智能農機 現代化場景遍及“三夏”生產各環節
發布時間:2024-05-24
山東夏糧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穩居全國第二,2024年,這里的夏糧生產又會傳來什么好消息?
山東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等水系,溫潤的暖溫帶季風氣候滋養著小麥生長。2023年,山東小麥產量達534.75億斤,相當于4.8億多人1年的小麥消費量。
6000多萬畝小麥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2024年,山東小麥面積達6000多萬畝,比上年穩中有增,長勢是近年來好的一年,單產、總產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山東西部低洼平坦,中部山地突起,東部半島嵌于渤海、黃海之中。獨特的地形地貌讓這里的麥收路線不同于其他主產區自南向北,而是隨順不同區域小麥的成熟季,由南向北、由西向東漸次推進。
從農機市場感知“三夏”新變化
主產區小麥大規模機收即將展開。2024年,全國將有1650多萬臺(套)各類農機具參加“三夏”會戰。眼下,農機市場里迎來了一年中聯合收割機的銷售高峰,2024年農機市場里又有哪些新變化?
在山東濰坊這家全國大的小麥聯合收割機生產企業,來自甘肅、寧夏等地的300多名農機手正在挑選農機、下單提貨。
甘肅農機手張萬龍介紹,他們計劃從河南開始收麥,之后一路北上到山東、河北。出乎記者意料的是,這些農機手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新型大喂入量高性能聯合收割機,現場提走近200臺??鄢龂肄r機購置補貼后每臺仍要20多萬元,相比普通收割機要貴幾萬元,但農機手們卻說劃算。
這種新型聯合收割機,割臺每秒喂入量高達10公斤,3分鐘以內就能收完1畝小麥。而且收割機的脫粒清選裝置也取得新突破,由橫軸流改為縱軸流,也就是把分離麥粒和秸稈的滾筒從橫向改為了縱向,讓小麥脫粒更為干凈徹底。
高性能聯合收割機銷售火爆
據了解,這種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是近兩三年國內市場的主流收獲機型。在山東這家大型農機生產企業,2024年以來,這種高性能聯合收割機銷售占比達到95%。作業效率明顯提高,機收損失大幅降低,農機手收入也明顯提升。
智能平臺攜手智能農機 提供精細服務
小麥的佳適收期只有短短3天—5天,為了保障小麥搶收,不少企業也應用大數據等多項技術搭建了智能服務平臺。
農機企業客戶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士偉介紹,2024年跨區車輛預計增加10%左右,客戶可以通過智能服務平臺查看各個區域的作業成熟期、集群分布、天氣預警等信息,主動地尋找作業機會與需求方進行合作,提高了跨區作業的便利性。
現代化農機具遍及產業鏈各個環節
農業現代化還不只這些,小麥從收獲到烘干,現代化場景正遍及產業鏈上各個環節。
這臺主力機型一天可以收割小麥200畝左右。收割完小麥地里的秸稈回收利用是大問題,打捆機1個小時可以打包這樣的秸稈200捆—300捆。夏收時遇到突發天氣需要應急,像塔一樣的這個移動式烘干機在8小時左右可以烘干糧食10噸左右。
轉自: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