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發布,培育計劃品牌總數達226個
發布時間:2024-12-23
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發布,培育計劃品牌總數達226個--
深耕商標沃土 涵養品牌活水
大名府小磨香油、平谷大桃、陜北橫山羊肉、中寧枸杞、六安瓜片……近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正式發布,82個區域公用品牌被納入新一批培育計劃,涵蓋糧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多個類別,培育計劃品牌總數達到226個。自2022年啟動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以來,我國以區域公用品牌為主抓手,以核心授權企業和產品品牌為基礎支撐,推動農業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強轉變,農業品牌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農業品牌發展水平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開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有助于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推動農業品牌建設促進機制和支持體系更加健全,助力解決我國農業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等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業品牌的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充分發揮農業品牌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北本┖娇蘸教齑髮W法學院教授、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孫國瑞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夯實品牌培育基礎
近年來,各地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全社會品牌意識明顯增強,農業品牌數量快速增長,品牌效益顯著提升,但我國農業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強問題依然存在,品牌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仍有待提升。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了《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下稱《培育計劃》),以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聚焦糧油、果蔬、茶葉、畜牧、水產等品類,著力塑強一批品質過硬、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知名度與美譽度及消費忠誠度高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推介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和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領域品牌建設相對滯后,許多優質農產品沒有形成具有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產品營銷手段的創新與豐富,而且還會導致農產品無法在市場競爭中有效實現溢價。此外,由于缺乏品牌建設方面的引導,農產品品質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和較顯著的不穩定性,從而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苯K商標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徐升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了夯實品牌培育基礎,各地有關部門按照《培育計劃》,立足特色資源,瞄準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提升產品質量,做強農業品牌,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優先培育具有產業領先優勢、市場空間大、文化底蘊深厚的農業品牌,建立健全品牌建設促進機制、標準規范和服務體系,加大正向激勵,引領帶動全國農業品牌創新發展。在一系列舉措的推動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深入實施,以高質量供給筑牢品牌根基,打造出了一批精品區域公用品牌、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知名特色農產品品牌。
與此同時,各地有關部門不斷提升品牌營銷能力,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把品牌打造作為暢循環、促消費、穩增長的重要舉措,立足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營銷與數字技術結合,創新營銷模式,發展消費新業態,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此外,各地有關部門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創新驅動來激發活力、增強動力,持續提升農業品牌競爭力;不斷加強引導、規范、服務和保護,著力優化農業品牌發展環境。
“開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是直面解決我國農業品牌發展過程中相關問題的重要舉措。通過培育農業品牌精品,可以有效引導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豐富農產品市場拓展與營銷手段,推進優質農產品品質的穩定發展,打造一批市場上溢價效益好、市場聲譽高的品牌,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徐升權表示。
提升商標保護水平
隨著《培育計劃》的深入實施,我國農業品牌培育基礎不斷夯實,品牌營銷能力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品牌消費環境不斷優化,一批優秀的農業品牌脫穎而出,品牌溢價效應明顯,農業品牌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顯著提升,品牌強農逐漸形成全行業共識,成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生動實踐。但與此同時,隨著農業品牌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品牌價值的攀升,一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未能及時申請注冊商標,假冒偽劣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等行為時有發生,對相關農業品牌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培育農業品牌精品,除了在綜合產業規模、品牌基礎、市場消費和國內外影響力等方面開展工作之外,還應在相關農業產品的商標注冊申請和商標法律保護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睂O國瑞表示,對農業品牌的保護應當建立在擁有商標專用權的基礎之上,相關農業品牌主體應及時申請注冊商標,為下一步的品牌授權許可、維權等工作奠定權利基礎。
孫國瑞表示,商標的主要作用是區分商品或服務的來源,農產品商標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僅是普通的商品商標,還可以根據商品的生產、銷售和開拓市場的需要,通過申請注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的方式,提高農產品商標的市場影響力和美譽度。希望各地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與相關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注冊人和使用人形成合力,貫徹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增強品牌意識,打造農業品牌精品,強化農產品商標注冊人的商標使用義務,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穩定,維護農產品品牌的市場信譽,進而不斷提高農產品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培育農業品牌精品,要在商標方面解決好安全性和規范性問題。就安全性而言,要及時依法開展商標布局。商標注冊,能夠依托商標審查工作來有效判斷品牌合法性問題,避免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也能夠依法獲得權利并受到商標法保護,有效防止他人侵權。就規范性而言,培育農業品牌精品,要適應和融入現代市場競爭,而這離不開商標的規范性使用。商標法律制度對商標標識的規范性使用有著諸多的要求,通過商標依法注冊與管理等工作的開展,能夠規范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行為。”徐升權表示。
徐升權表示,相關農業品牌主體應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強化商標品牌保護意識,不斷提升品牌規劃、運營服務、營銷推廣、監管保護等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的品牌。同時,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保護,建立完善農業品牌保護協作機制,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合作,嚴厲打擊冒牌套牌等侵權假冒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和監督機制建設,推動區域公用品牌規范有序發展。(記者 王國浩)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